2016中欧欧洲论坛首站慕尼黑盛大启幕
2016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第二届欧洲论坛今天在苏黎世市中心瑞银集团(UBS)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以“发现中国的下一个商业机遇”为主题,旨在促进中瑞两国企业家间的相互了解和双向交流,帮助两国企业家把握转型时期的商业机遇,继续分享双边经贸红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士联邦特命全权大使耿文兵、瑞士联邦政府经济事务国务秘书加布里埃尔?茵艾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佩德罗·雷诺等10余位政、商、学届嘉宾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耿文兵大使在欢迎致辞中强调了中瑞两国在“创新”道路上的合作机遇,他认为, “中国的下一个商业机遇”一定离不开创新的基因;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瑞士的创新优势相结合,一定可以取得1+1>2的可喜成效。
耿文兵大使说,无论是哪个领域的创新,都需要创新性人才和优秀企业家精神,以及孕育这种人才和精神的教育体系作为支撑。迄今为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已有33位瑞士校友,现有3位瑞士学生正在攻读MBA和EMBA学位项目。随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苏黎世校园的正式启动,这个数字未来将不断增加。
佩德罗·雷诺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推动中瑞两国交流互动中的举措。他说,中欧苏黎世校园是中欧在欧洲腹地设立的一个教学和研究基地,中欧将在那里开设教学课程以及一系列重要的学习项目。
加布里埃尔·茵艾表示,中国是瑞士在亚洲最重要的伙伴,双方的贸易在全球化的环境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城镇化和巨大的市场给瑞士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她相信,瑞中“创新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成为瑞中自贸协定签署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事件,瑞中贸易将能更上一层楼。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的演讲题目是“重建资产负债表,恢复增长势头”。他认为,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方法得当,就一定能重新回到正轨,危机和困境的出现反而更能推动改革。许小年教授提出的建议包括:去杠杆化,缩减中国的资产负债表;关闭亏损企业,去除过剩产能;核销不良贷款,对银行实施资产重组;创造投资和就业机会,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护私有财产权,既能起到鼓励长期研发投资的作用,也有助于减少资本外流,稳定人民币汇率等。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丁远教授发表的主题演讲为“中国企业全球化:机遇和挑战”。他表示,通过实际案例的研究发现,中国企业通过国际化获得资源和能力之后再回到国内市场,待能力升级后,再与其他本土资源相结合,与国际市场对手竞争。丁远教授表示,中国企业与欧洲企业的合作有很多成功案例,这些公司通过兼并收购,将财务和社会价值最大化,将中国的市场增速、低劳动力成本、低资金成本等优势与欧洲企业的品牌优势、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结合起来,形成全球合作、多方共赢的局面。
瑞银集团财富管理瑞士亚太区负责人弗兰克·内德曼介绍,中国是瑞银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企业现在有三分之一的资金投向了欧洲。他认为中国公司的团队精神、家庭文化和工作动力也值得西方企业学习。
瑞士联邦大苏黎世区经济发展署亚太区总裁兼副总经理卢卡斯?哈勃认为,中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数额虽已破纪录,但还只是处于初始阶段。根据大苏黎世区经济发展署的研究,并购存在于各类行业,所采取的模式也各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瑞士的投资也显现出新的趋势,那就是PE、保险等金融投资量正在增加。
论坛上,泉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中欧校友潘龙泉,江苏省金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欧校友管烨,国航苏黎世营业部经理葛晨也分享了各自企业和机构在全球化过程中的经验。
250余名瑞士及中国驻瑞士的企业界人士出席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得到了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Swissnex China)、瑞中经济协会、UBS、瑞士联邦大苏黎世区经济发展署(GZA)、瑞士中心(上海)、中国国际航空、CGMA(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等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苏黎世论坛也是2016中欧第二届欧洲论坛的第二站,5月18日,论坛在慕尼黑举办了首站活动,随后论坛还将登陆伦敦和巴黎两大欧洲城市。